chezhe's blog

好奇

2018-06-19
#农村#小说

老吴

那云像是谁吐了一口挥之不去的烟,虚掩着淡蓝的天空。

男孩坐在院子里写作业——课文后的生词写十遍,门口的几个大人拉家常。

“现在,我这呼吸道难受的厉害,忍不住就咳嗽、吐痰。有人劝我去教堂,去了,可是听不下去,听着听着就睡着了,想咳嗽还得忍着,不然吵到别人;去局屋(村里打麻将、牌九的地方)看人玩牌吧,他们看我吐痰就烦,都赶我出去;在家里,她看我头疼,我看她也头疼。我那儿子又没什么本事,不能带我去大医院给一下子治好。”

男孩看不到说话的人,但他知道是老吴,那声音听起来就像嘴里含着口痰。老吴自杀过,但没有成功。那是五月的一个下午,他拿着一把钝敝的镰刀坐在园子里割草,割着割着就开始剌自己的脖子。路过的村民看到后,抢了镰刀,把他按住,用毛巾堵住伤口,叫了救护车。据说,他被按在地上时,一点也没有挣扎,就望着天傻笑。人们说,那时他大概以为自己死定了,所以不感到疼痛。如果一个人死都不怕,疼痛对他来说又算什么呢?可惜他没死成,疼痛却伴随至今。这些都是男孩听来的,他当时还在学校。即使在家,妈妈也不会准许他去看的。

这件事他已经重复很多遍了,没人接他的话。又能说什么呢?指责其他人的不是?村子这么小,经谁口一传,兴许就得罪了谁。即使你出于善意,也保不齐被别有用心的人讹传。

他顿了顿,继续说:“前几天,她买了两瓶除草剂,有一瓶没用完,往桌子上一扔,跟我说,你要是想喝药死,自己去买,别浪费我的钱。这什么意思?我想死啊?那一次我也不想,还不都是被逼的吗?我现在想通了,还得活下去不是。耶稣也说了,自杀的人是要下地狱的。但是,人家都嫌弃我怎么办?现在我出去干活也没人要,就算我想死,你说,我哪儿有钱?”

男孩侧着头往门外看,正巧遇到妈妈的目光,赶紧缩回来,假装埋头写作业。

“过两天考试了,你给我认真点。”妈妈在门口冲着他喊了一句。

“你别整天唠叨这唠叨那,谁能受得了?你当初要不干那种傻事儿,今天也不会这样。你想想,你儿子存了几年的钱都花医院里头了,他容易吗?他还有两个小孩要上学,还得给男孩买房子,你替他想过吗?现在,你孙子孙女都那么大了,又不没让你们带,安安静静过日子吧。”说话的是邻居家的五婶。

“那事儿是我不对,我改,但是她不改呀!午饭吃了消化不了,晚饭我不吃了,她就唠叨我,说这说那,我以前说不过她,现在更不行——”

“她做什么饭你就吃什么,不能吃就少吃。不要说这饭你不能吃,她要是不做给你吃,你喝西北风啊?”一个叫三喜的光棍打断他的话,“要是有人做饭给我吃,我还巴不得呢。”

大家哄笑起来,老吴也跟着干巴巴地笑了。

老吴又自言自语说了几句,见没人理他就蹒跚地走了。其他人便聊起村头修路的事。

此后几天,男孩经过老吴家时总是会走得慢一点,偷偷地从大门往里张望,有时会听到他老婆扯着嗓子骂他,有时听到老吴尖锐的咳嗽声。这时,他心里就会生出些许怜悯和内疚——为他不能做点什么。每次听到大人们谈及老吴,他就会凑过去,听听又发生了什么。如果老吴也在中间,他就离得远一点,用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,时不时地瞥几眼老吴。他发现,老吴沉默许多,只是偶尔应和几句,不再抱怨了。大家各自散去时,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。

接着,暑假来了。

村庄被夜幕笼罩,一片黑黢黢的,但很快四处亮起了手电,那光束从一棵树移到另一棵。这是一年中他最喜欢的几天。男孩也打了个手电筒,提着一个原来用于装泡泡糖的塑料罐头,捕蝉去!

他每天循着固定的路径走,先是村南头的那片小树林,然后沿着村西头往北走,来到村后,村后有条河,如果河对岸有些光束——他一个人不敢,就过桥去看看。最后他会再去一趟村南,因为收幼蝉的人住在那里。通常,他能捉四五十个,运气好点的话七十个,按照一个一毛四分的价格,差不多可以赚五六块钱。这是他唯一的赚钱方式。有时,他也会特意留下十几个回家,在盐水里泡一夜,第二天加点佐料,油炸一下,特别好吃。对于那些没有被人抓住的幼蝉,蜕变后会在树上留下蝉壳,那也是能卖钱的。在他眼里,蝉真是个好东西!

这天,他把所有的幼蝉都卖了,拎着空盒子,使劲晃着手电筒,四周弄得忽明忽暗。隐约的,他看到有个人蹲在一棵树下做什么。他关掉手电筒,继续往前走。这时,一辆摩托车从后面驶过来,他立马转过身,借着灯光看到老吴在那里勾着腰呕吐。

到了家门口,他冲一棵树撒尿,随手照了照这棵树,没想到树干上有只幼蝉在爬。他赶紧提了裤子,到院子里找了根芦苇,把它打下来。可是一想到现在只有一只幼蝉,卖不得,吃不得,兴奋感又顿时没了。他把幼蝉挂在蚊帐上,便睡觉去了。

早上醒来,他发现蚊帐上只剩下个蝉壳。外面的树上有只蝉是从这个壳里爬出去的,它会和另一只蝉交配,卵被风吹落,之后从大地上孕育出新的幼蝉。

鸭蛋

一天下午,他和朋友去钓鱼。傍晚的风吹走午后的炎热,平静的河面上波光粼粼,几只蜻蜓在空中辗转,不稳定地扇动着翅膀。

“你知道小欢的爷爷为什么自杀吗?”男孩忽然转过头来问朋友。

“我爸说是抑郁症,得了那种病,就会整天都难过。”

“怎么会有这种病?要是他捡到钱也不会快乐起来吗?”

“我也想不通。”

“有一次我听大人们聊天,他自己说他是想活下去的,但好像大家都挺烦他,现在又想自杀了。”

“吓唬别人的吧,他就是想让你们可怜他,对他好点儿。”他口气里带着许多不屑。

村里曾有个人和老婆吵架,老婆回娘家了。一天晚上,那个人解了家里的晾衣绳,一端绑大石头,另一端套在自己脖子上,去跳河。可晚上的河水着实有些冰凉,那个人退却了。不久后,他老婆就回来了。男孩并不知道中间是否还发生了什么别的,若有所思地说:“也许吧。”

“就像你看到想要的玩具,你妈不买,你就哇哇哭一样。”说着,朋友夸张地模仿他哭的样子。

“敢不敢和我打赌?”

“赌什么?”

“暑假作业,谁输了就把对方的那份也写了。”

“我都写七页了,你写几页了?”

“十页。”

“那好。可是怎么证明他是真的还是假的想自杀呢?总不能直接问他吧。”

“如果他过几天自杀了,不就证明了嘛!”

“要是他过完暑假也不自杀呢?那我们就不写作业了吗?”

“要是这样,到时咱们再换个赌注。”

朋友对他的这个提议不置可否,“嗯······行吧,到时别忘了就行。”

“嘿,你看那是什么!”男孩指着河中央。

朋友沿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远处漂浮着十几只白色的球一样的东西。同时,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,他们不约而同地捂住鼻子。

“用鱼竿捞一个上来看看。”

“不用,那边有一个离岸很近的就漂过来了。”

他们往河上游看去,那白色的小球浩浩荡荡,像一支行军的队伍无声地飘过来。男孩怔怔地看着远处。

“是鸭蛋,臭鸭蛋。”朋友捡了一个,摔在地上。

“为什么这么多?它们是从哪儿漂来的?”

“不知道,这谁家可是亏大发了。”说着,朋友幸灾乐祸地笑起来。

远处游泳的人纷纷上了岸。

臭鸭蛋漂了一天一夜。据说上游有一户人家养了很多鸭子,但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。男孩想象着一个个鸭蛋掉进水里,沉下去,一天天腐烂,然后浮上来,随着水流漂走······

每年外婆都会来家里住一段时间,在男孩对门的房间里。

外婆信教,每天晚上都会为家人祷告。男孩躺在床上听着,声音很小,只能模糊听见“全家”、“保佑”几个词。每次祷告都会持续很久,他听着听着就睡着了。

有天,外婆发烧了,晚上也不祷告,开始说梦话。

“你是谁?站在我床前干吗?”外婆忽然这么说了一句。

“妈,是你吗?”男孩坐起来,冲着门那边说。

没人回答。

“外婆!”

还是没人回答。

他慢慢躺下去,盯着门。外婆在跟谁说话?他看到什么人了吗?是人是鬼?还是外婆看错了?他愈发害怕,侧过身去,但又觉得那个人在靠近。他又把身侧回来,摸到手电,向着门。如果那人进来,我就用手电照他,鬼是害怕光的。他就这样盯着门,不知不觉睡着了。

第二天,他问外婆,外婆说不记得了。

吃完早饭,外婆坐在门边,他倒了一杯白开水,根据说明书把药取出来。

“小孩子,你跑床底去干嘛?快点出来!”外婆用拐杖指着床底,呵斥道。

男孩吓坏了,差点哭出来,撒腿就跑出去,远远地看着外婆,“妈!快来家!”

妈妈正在邻居门口聊天,边走过来边问,“怎么了?外婆的药吃了吗?”

“外婆说床底有个小孩,我怕。”

“瞧你这点出息!世界上没有鬼。”

“那外婆看到的是什么?”

“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?”

男孩摇摇头,“我不敢进去。能不能让舅舅把外婆接走?我怕。她昨天晚上也说胡话了。”

下午,外婆就被接走了。

男孩还是时不时想起外婆口中的那两个人,尽管他从来没见过,他似乎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——只要他们还在脑海里。

钱与药

几周前,男孩找来十个果冻壳,每个里面都放一点土壤,然后塞一粒玉米,放在窗台,每天浇水。现在,玉米发芽了。看着绿芽,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,想着它们能快点长大。于是,他捧了一把化肥,一点点加到果冻壳里,浇点水,一个个移到阳光下。

“去商店儿买五块钱的馒头。”

“哦。”他从妈妈手里拿了钱就走了。还有一个果冻壳没施肥。

经过老吴家门口的时候,男孩看到老吴进了茅厕。他想起了什么,站在那儿,一动不动。这时,没有一点风,四周杨树上 的知了不停地叫着。他用胳膊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珠,看了看周围,又看了看手里的纸币,又看了看周围,确认没人后,便蹑手蹑脚走到茅厕旁,把钱丢在地上。老吴咳嗽一声,他吓得跑掉了。他躲在远处的草垛后,盯着茅厕那边。过了一会儿——男孩觉得很漫长,老吴还是没有出来。

回到家,男孩低着头,吞吞吐吐地说:“妈,钱······丢了。”

“你回来路上找了吗?”

“找了。”

“那么大的票子能丢哪儿去?”

“可能被谁捡去了。”

“你去给我捡几张试试,”妈妈拿过毛巾,擦了擦手,“把你口袋翻出来。”

男孩掏出几张小浣熊方便面里的卡片和一枚硬币,丢在桌子上,“这一块钱是我昨天卖蝉赚的。”

“手掌伸开,我看看。”

男孩脸抬起来,坚定地说,“我可以拿我卖蝉的钱赔给你。”

妈妈噗嗤笑出来了,“好啊,那再给我带一只冰棍行不行?”

“行。”

男孩进了自己的房间,从抽屉里翻出一本字典,抽出两张五块钱,便又跑出去了。

他经过老吴家时特意去茅厕看了看,钱不见了。一切都在计划之中。他第一次体验到“扼住命运的喉咙”的感觉。

“你暑假作业先别写了,我们的赌局过几天就知道结果。”男孩咂着冰棍,得意地说。

“你问他了?”

“当然没有。”

“几天?”

“嗯······”男孩沉吟片刻,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“你做什么了?”

“我——”男孩忽然想到什么,不说话了:如果他自杀了,用我的钱买药,那我是不是作弊了?是我怂恿他这么做的。即使他真的想自杀,要是没有钱,他就不会真的去做。虽然还有千千万万种死法,他只是拿钱作为一个借口。他是怎么看待这十块钱的?只是凑巧还是天意?也许他会用这钱买点别的,但愿是这样。可如果不是呢?如果他真的死了,我是不是就成了坏人?就像一个人在悬崖边徘徊,我推了他一下。我应该阻止他,可也不能直接把钱要回来······

一只苍蝇落在冰棍上,停了片刻又飞走了。融化的冰水落在他的 T 恤上。

一连几天,男孩都去老吴的邻居家,和他们家的孩子玩玻璃球。他并不擅长这种游戏,也谈不上喜欢。他有别的目的。他密切注意着老吴的一举一动。

老吴在给门口的园子浇水,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。

那十块钱被别人捡去了吗?他为什么一点也不高兴?他可能真的并不想死。

“轮到你了!”

男孩回过神来,也不仔细瞄准,捡起自己的玻璃球随手打出去。

“你们吃不吃黄瓜呀?”老吴摘了几根黄瓜,面带看着很纠结的微笑,冲他们摇一摇。

“不吃。”

男孩犹豫了一下,“我吃。”

几个小孩起哄道,“好吃鬼,把住嘴;吃拉肚,去找谁!”

男孩并不理会,走过去接了一根,“谢谢!”

“这孩子真懂事。”老吴露出宽慰的笑容。

过了一会儿,老吴骑着自行车出门了。

“我的玻璃球输光了,我去买点哈。”

“我可以借给你几个。”

“不用。”男孩说完就掉头走了,走出他们的视野外后,便小跑着跟在后面老吴后面,兜里几颗玻璃球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男孩远远地看见老吴把车停在商店门口,便飞快地跑起来,刚进商店正撞着老吴出来。

“你不和他们玩啦?”

“我来买玻璃球。”男孩看着他手里提着一袋煎饼,便松了口气。

等老吴走后,他走出商店,把口袋里的玻璃球通通扔到草里。

如果玉米不死

我不可能一直盯着他。他这次没有去买药不表示下次不会,我当初应该在钱上做个标记的。我真笨!他为什么没有去买药?他在等什么吗?这只能说明他是个骗子,骗子该死!可能还会有别人上当,可能他已经“捡”了很多钱了。他和老婆是一伙的。难道是钱不够吗?商店卖的除草剂才八块钱啊。一瓶不够?好像是可以救回来的。如果是专门自杀,应该是救不回来的,这种药大概很贵吧。那我要是直接给他药呢?

男孩不自觉地就会想到这件事,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。如果是别的问题,他也许可以问妈妈或者好朋友,但是这个事,他不敢。他只能自己去想办法。

当他再次想起玉米时,它们已经死了——除了那个还没来得及施肥的,被过度的肥料烧得干枯。他拿来铁锹,在门口挖了两个坑,一个种下幸存的那棵苗,一个掩埋掉那些枯死的苗子。他找来几根树枝,把苗围起来。有一年连续下了几周的大雨,地里的庄稼被淹了,后来收成不好,他想那时大人们的心情大概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吧。不!大人是无奈,他们没法控制天气,我这简直是揠苗助长!都怪我太希望它们快快长大,我不是一个好的庄稼人。下次我肯定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!

之后数日,男孩一直待在家里,整天坐在家里写作业,却也没写了多少。他用钢笔在本子上胡乱画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,把手上弄得都是墨水。他看到阳光透过繁密的叶子在书桌上、本子上、墨水瓶上、手上留下的光斑,微风吹过,光斑跟着晃动、变大、变小、消失。

“什么时候把我的暑假作业也写了?”朋友在旁边揶揄道。

“我不想打赌了。”

“你直接认输呗。”

“这是两码事,随你怎么想,我单方面取消比赛。”

“算了,反正我也没当真。我买了新的游戏卡,要不要去玩?”

“不去。”男孩趴在桌子上,用钢笔在纸上戳出一个个点。

“不去拉倒,下次你求我也不让你玩,哼!”说完,他便大摇大摆地走了。

他从柜子里翻出来一本汉语大词典。在他眼里,字典里装满了各种未知的知识,那些用来描述这个世界的词语、那些摘自名著的例句,还有多音字,为什么一个字有各种读音?就像别名吗?他曾把自己作业本上的姓写成“垣”,只因为“垣”字比“袁”好看,却被同学们嘲笑。从 A 到 Z,一页一页地翻着,遇到看上去“严肃的”词就记在本子上,如“渊薮”、“孑孓”······通过这些词语,他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外部世界的印象,不同于他生活了十二年的这片小地方。当他翻到后记那一页时,他发现桌子上的光斑现在有拳头那么大了,于是抬头看了看窗外。几片叶子飘下来,他跑出去,捡起来,翻过来调过去看了几遍,没有虫子咬过的痕迹,可为什么叶子还是青绿色的就落了呢?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知识。

后来

后来,那株玉米在长到一米多高的时候被一场大风刮倒,根部断了,没能活下来;

后来,那个蝉壳被他不小心压碎了;

后来,开学了······